9月20日上午8:30,一阵紧促的电话铃声在日本债券信用银行响起。陪同本间忠世行长出差的秘书杉原从大阪打来电话报告说:“行长不行了!刚由急救车送往医院……”40分钟后,医院宣布,“本间因急性心脏病发作致死”,警察“断定”本间是自杀身亡。
本间忠世行长是9月19日下午出差到大阪的。这天上午,本间行长在总行主持有关会议,会议一结束,就在秘书杉原的陪同下前往东京车站乘坐新干线列车前往大阪。当天下午,他在大阪先视察了梅田支行和大阪分行,并在大阪分行举行了全体职工参加的“恳亲会”,他致词勉励职工努力工作,“只要有成果,就会得到公正的待遇”。接着,他来到一家中式餐厅,与该行在大阪的七八名部级干部共进晚餐。当晚9时左右回到位于大阪市北区的一家饭店。按预定,第二天他将前往他曾工作过的日本中央银行大阪分行和一些地方银行拜访。
然而,第二天早晨,尽管预定的早餐时间已过,仍不见他出来,杉原秘书敲门,也无应答之声。杉原只好叫来服务员,用万能钥匙将门打开。杉原进门发现,身着浴衣的本间行长脖子套着悬挂在窗帘架上的绳索,软绵绵地依墙而立。警察现场侦查表明,大约40平方米的客房里,除了本间留下的5封遗书外,未见其他物品,用于自缢的绳子也不是饭店的,而是他自己带来的。这表明本间不仅下了自杀的“决心”,而且做好了自杀的准备。
本间忠世今年60岁,1963年东京大学一毕业就进入日本中央银行,不久就被派往纽约工作,从此平步青云,一帆风顺。回国后,在群马县前桥支行任支行长,不久便被调回总行,先后就任人事局副局长、信用机构局局长等职,1994年升任总行理事兼大阪分行行长,1998年回到总行。
正当本间公世加快速度向总行副总裁乃至总裁的职位接近的时候,发生在日本中央银行的“不祥事件”给他仕途投下了暗影。由于当时的证券课长吃请受贿而被捕,他为承担“监督责任”而于1998年3月引咎辞职,过了1年赋闲在家的“浪人”生活后,去年4月屈尊就任与其经历极不相称的“东京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副社长,尽管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本间仍是未来中央银行总裁最有希望的候选人。
本间公世不仅拥有丰富的金融知识,通晓银行业务,在日本金融界还有广泛的人脉关系。本间不仅主导过地方银行的破产处理,1997年山一证券公司和北海道拓殖银行陷入经营危机时,他曾果断地决定实行“特别贷款”,以维护金融体制的稳定。同年6年,日本债券信用银行受到市场围攻时,他与大藏省合作,组织人寿保险、民间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使其暂时渡过了难关。正因为如此,本间在日本又有“破产处理专家”之称。已实行“国家特别管理”的日本债券信用银行刚一提上重建日程,股东们首先想到的是请本间出山就任新行长。
早在70年前的“昭和经济恐慌”时期,日本虽曾有过两家地方银行因倒闭而发生行长引咎自杀,但从未发生过全国性大银行行长自杀的悲剧。日本债券信用银行刚刚迈上“新生”之路,新行长上任半个月就自杀了,日本金融界不能不感到十分震惊!
本间自绝人寰之后,虽然也有一些风言冷语,但他在日本中央银行工作时的同事们几乎都以肯定的语气指出,本间之死与个人丑闻无关。因为不论从人格上讲,还是从能力上看,本间都是出类拔萃的。他为人诚直公正,对同事总是笑颜以待,不论遇到什么棘手的难题,总是成竹在胸,游刃有余。他不嗜酒,从不议论他人的长短。在家庭,他敬重兄长,热爱妻子和儿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本间走上自杀之路的呢?到目前为止,本间自杀之谜仍未解开。
本间自杀前留下了5封遗书,两封是给有工作关系的有关人员的,三封是给其亲属的。在给第一大股东“软银”社长孙正义的遗书中只提到:“未能像你所期待的那样发挥作用,很对不起”。给长兄的遗书也写得很简单:“考虑来考虑去,苦恼不已,除此再无别的可选择了。”知情人分析认为,本间自杀在相当程度上是银行重建工作严重受挫。
日本债券信用银行是以日本在对外发动侵略时期建立的“朝鲜银行”为基础于1957年创设的不动产银行。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通过发行金融债券为产业界输送资金,对日本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泡沫经济膨胀时期,由于过分向中小企业、建设业和不动产倾斜,泡沫经济崩溃后所受到的打击也比其他银行严重,不良债权高达3.2000多万亿日元。自1994年起,虽然采取了大幅裁员、削减工资、从海外全面撤退、政府注入财政资金等措施,但都没有奏效,与其他金融机构合并的尝试也未成功,1998年12月13日,不得不宣告破产,由日本政府实行“特别国有化管理”。日本政府的金融再生委员会经过与“软银”公司、奥利克斯公司以及东京海上火灾保险公司的长时间讨价还价,终于于今年6月决定,由这三家企业联合以10亿日元的低价收购,并由以这三家企业为主的股东投资1000亿日元,政府再注入2400亿日元,使实际上已经破产的日本债券信用银行“新生”,从明年1月1日起改称“蓝天银行”。
本间忠世在接受就任已经“新生”的这家银行行长时,虽然也有诸多犹豫和担心,但更有在日本债券信用银行“新生”过程中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自信。他一被内定为新行长后,就以“积极的姿态”和“崭新的构想”,全力以赴地谋求新银行“早日回到东京证券市场”。为实现美国式的“速度经营”,他组建了新型的管理体制,董事会虽有13人组成,但常务董事只有担任行长的他本人和担任专务的小寺义信,三大股东“软银”社长孙正义、奥利克斯公司会长宫内义彦和东京海上火灾保险公司社长口公启等11名任社外董事。董事会下设由17名“经营执行委员”,负责处理实际业务。17名“经营执行委员”中,除本间之外,有3人分别来自第一劝业银行、奥利克斯和东京海上保险公司,其余13人是从原日本债券信用银行选拔的。这一精干的管理体制虽有决策迅速和行动果断之效,但诸多事务实际上都落到本间行长一人的肩上,而日本的国情又不同于美国,不仅日常性的虚礼多,而且与政府乃至执政的自民党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本间就任行长后,不仅节假日得不到休息,每天的日程都是按“分”计算的。更使本间深感苦恼的是,不仅主要股东的利害关系相异,新银行和旧体制的矛盾也十分尖锐。
9月4日,“新生”的日本债券信用银行正式运行,当天下午召开首届董事会,会议一开始就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1名社外董事纷纷要求发言,对以本间行长为首的执行部为何要在明年开始使用的英文新行名“蓝天”前加定冠词“The”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并否决了本间的有关提案。
日本债券信用银行内部还有这样一种看法:迫使本间选择自杀的直接导火线是9月15日的执行委员会议。这天是“敬老日”,日本全国放假。本间利用这一机会召集执行委员研究如何对待融资对象的有关问题,实际上是讨论新银行的理念及今后的经营方向。会议从上午9点一直开到晚上9点,整整开了12个小时。本间强调新银行的“公益性”,而作为主要股东代表的执行委员们则主张应基于“资本理论”行事。来自奥利克斯的执行委员就如何判断融资对象的“信用度”向本间提出了种种要求,而来自“软银”的执行委员则主张,应把“新生”的银行办成为向以网络为中心的风险企业提供流动资金的金融机构。由于各方意见尖锐对立,会议未做出任何结论。本间对新银行的前景深感失望,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本间行长的自杀虽然令人感到非常惋惜,但日本金融界人士普遍认为,他的自杀却具有“象征性”:金融改革是时代的紧迫需要,但改革的道路并不平坦。